WFU

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

西洋美術鑑賞術

西洋美術鑑賞術認識西洋美術的演進,從文藝復興開始,擺脫專制的教皇,開始以人為本,著眼在人物的描繪。



文藝復興三傑,達文西的 「最後的晚餐」,米開朗基羅的「創世紀」,拉菲爾的「最後的審判」,以人物為主,但宗教色彩還是很濃厚。進化出精密計算的技法,營造出立體的光影,和觀眾的距離感。

其中達文西集科技、工程、藝術、解剖學於一身,他追尋相信的神,是自然界的規律,而不是特定的上帝。所以「蒙娜麗莎」成為一大突破,這幅集大成技法之作降落在描繪凡人,而非神。

蒙娜麗莎真實身分是貴婦、達文西自己、還是他虛構的人物,眾說紛紜。總之他終其一生都在修修改改增益這幅畫。

題外話,說達文西是跨領域的奇才,其實也是個工業化說法,工業化的訓練需要專才所以分割領域,工業時代的人類被分割領域所馴化,在學校唸了機械、電機、物理、生物,才跳出來跨領域。達文西以信仰的狂熱去探求自然規律,面對真實的問題,以手藝實踐來回應。沒有甚麼跨不跨領域的。

再來的巴洛克風格,描繪公民社會的生活與故事,例如,「倒牛奶的女僕」。同時間天主教會尋求復權,贊助圖解聖經畫成為一派,目標是讓不識字的人也能一看就明白。

再到印象派,寫實描繪景色,印象派名稱由畫家在畫布上描繪雙眼就看到的「印象」而來,如同照相,例如,莫內的「日出」。

後印象派,同樣描繪景色但不在寫實,而是大量流露個人的情感,如梵谷的「向日葵」,和漩渦筆法的「星夜」。和梵谷鬧翻的高更跑到大溪地,接到女兒死訊後的作品「我們從哪裡來?我們是誰?我們往哪裡去」,表現情感也開始思考生命的起源、過程以及終點。畫中大溪地的女人們樣貌也不寫實。

到這裡,美術繪畫逐漸擺脫照相機發明的挑戰,和相片分成兩路,各自發揚各自的藝術價值。

現實主義在工業革命,貧富差距擴大時興起,現實主義之父高爾培的「碎石工人」,愛德華。馬宗的「奧林匹亞」畫的妓女,描述在陰暗面,沒跟上時代革命的人物。

到了西歐的帝國主義擴張時期,出現的野獸派更以強烈的色彩掩飾地抒發畫家的情感。

再到表現主義,更把內心世界完全表達出來,景物寫實的邏輯完全被內心激烈的情感所覆蓋,如愛德華.蒙克的「吶喊」。



從神、宗教徒、公民、景物、透過景物畫出內心、更強烈的色彩表達內心、完全展現激烈的情感,很有意思的從天而降到人到環境,再到內心與情感,人類這個物種自我發掘的進程。


從表象到本質


後印象派的塞尚對印象派的莫內,評語是『莫內只有一隻眼,但那隻眼睛卻相當銳利』。現代的說法叫「高級酸」,意指莫內的畫具體寫實,但沒看到更內在本質。

表現主義之後的抽象派,根本就將具體的景象人物消融掉了,例如蒙德里安的「這個世界的模樣」,馬列維奇的「白色上的白色」,全是抽象的線條和色彩。

馬列維奇認為人類被繪畫的對象所束縛,應該直接展現出絕對的本質。聽起來很玄。這一派畫家進入冥想、直覺、幻覺作畫,看畫的人彷佛也進入冥想狀態才能欣賞這些畫,和畫家相應。


對時代的呼應


達達主義興起於第一次大戰,戰爭徹底踐踏人類的理性,引發藝術家對人類理性的反動。例如,馬歇爾杜象的作品「噴泉」直接將男性小便斗倒置成為作品,被視為二十世紀前衛藝術的重要里程碑。



2004 年五百位藝術家投票,還贏過畢卡索的「亞維儂的少女」奪得最具衝擊性的作品。

西洋美術的進程,除了代表人類的自覺,也扣著歷史發展。接著出現二戰前夕的超現實主義。


超現實主義


法西斯主義興起,二戰即將爆發,美國的大蕭條。敏銳地感知到人們焦慮不安情緒的畫家們就用畫作來表達,有的進入冥想狀態作畫,如達利的「記憶的堅持」。扭曲的時鐘,結合幼年的悲傷和恐懼,他自己化身為畫中白色平躺的怪物,左下方橘色時鐘上爬滿了螞蟻。



有的刻意空腹來畫出窮困,有的為了進入幻覺而嗑藥作畫。


賞畫的方法


具體的賞析方法有三,看畫沒做功課至少能做到 1,對歷史有些瞭解能做到 2,作了功課能做到 3:
  1. 用言語說出來
  2. 了解歷史縱深
  3. 了解畫家心境

關於 1,具體說出來,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別擔心,看到甚麼就說甚麼。如畢卡索的「亞維儂的少女」,人臉正面但鼻子卻是側面,很不寫實,但是可以看出女人的立體面向,被拆解之後在平面空間組合起來。

關於 2,如上提到,一戰出現的達達主義,代表藝術家對於戰爭徹底踐踏人類理性所做出的反動。光看作品真的很驚嚇,了解歷史才知道內涵。

關於 3,尤其是後印象派之後,藝術家脫離客觀事物,開始表現自我。如高更的「我們從哪裡來?我們是誰?我們往哪裡去」,要知道是他接到女兒的死訊之後畫出來的。

又如「亞維儂的少女」中有埃及雕像的模樣,法國在埃及的帝國主義擴張,畢卡索應該是看了非洲來的雕像產生靈感。



起碼不會再傻呼呼的看畫了。說起來,看畫真像智力遊戲,帶觀賞者到另一個空間


幾個建議


作者,東京藝大美術館長的幾個建議:
  • 真品和照片的資訊量差很多,盡量去真品
  • 畫廊出版的展覽型錄又比網路照片資訊量多
  • 參觀後要留念,可入手展覽型錄,都是重金製作,精美有解說,值得購買
  • 周邊小物,如明信片、手帕、酒,均可省略
  • 常設畫展可以當練功,去看看。遇到特展可以好好發揮功力

本書副標題是「東京藝大美術館長教你西洋美術鑑賞術:無痛進入名畫世界的美學養成」,對我這個藝術門外漢來說,真的無痛,這本書還滿好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