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

人工智慧來了

李開復這本書算早期大家對 AI 還很陌生,被 AlphaGo 擊敗李世石嚇得驚魂未定時,在熱點上出版的書,引起很大回響。時隔兩年,大家對 AI 的想像落實到應用,有比較務實的商業模式,AI 的神秘面紗揭開,業內人士很清楚,AI 其實就是工具。

台灣 AI 翻成「人工智慧」,在中國翻成「人工智能」,「慧」多了幾分底蘊,「能」強調實際能做到的事。折射出兩邊的思考不同。


強 AI 與弱 AI


強 AI 是通用型,是人類對 AI 的想像,以及 AI 威脅論的恐慌所在,科幻片的素材。歷史上幾次 AI 的寒冬,原因有二:
  • 人類對 AI 有不切實際的想像和需求
  • 威脅論,導致過度擔心

弱 AI 是特殊應用,有明確的界線和應用領域。譬如,Amazon Echo 限定某些對話,每周都會更新增加的特定對話語句,以 e-mail 通知使用者,還有銀行的線上聊天機器人 chatbot,我用過的經驗,也得先選擇外匯、存款,境外轉帳...等,類別,chatbot 才能提供有效的回應。再來是音樂推薦、購物推薦,都是很明確的特殊應用,而且有明確的商業模式。

弱 AI 正是值得著墨的方向,是近兩年來談 AI 收斂到的成熟結果。

即便在以 AI 為名的工程研討會發表,內文多以直接工程名詞為主,譬如,深度學習、電腦視覺、機器翻譯、 智慧推薦,很少直接提到 AI 以免造成過度想像。AI 就是工具,就在口袋中,天天使用的手機裡。




AI 的商業化進程


根據創新工場的汪華總結, AI 商業化的進程階段有三:

  1. 線上服務:如音樂、購物推薦,銀行的 chatbot。
  2. 工商業服務:安防保全、機器視覺檢測、工業機器人、無人機搬運、飛機及汽車狀態檢測。
  3. 個人服務:智慧家庭,延伸到個人場景全面進入人類生活。

誰來買單,是能否商業化的關鍵。階段 1 和 2,可以找到明確的商業模式,階段 3 只存在高檔住宅,高端用戶,有些在想像之中。對我的產業而言著力點在 2。

感測器的重要


以創新工場的投資來看,感測器佔了大宗,而且是智能感測器,要發揮五官感知的能力,必須要有判斷回應的能力,在傳統  MEMS 感測器加上 MCU 甚至客製化的 ASIC 做邊緣運算,必須需求很大。



自駕車的倫理問題


撞了人誰負責,是車上的人、汽車製造商、還是雲端服務的提供者? 以工程的眼光來看,如何設計橋樑,當然是設計怎麼樣才能不垮下來壓到人。工程有驗收標準,出了事在甚麼情況下要國家賠償,或是承包商賠償,責任比例怎麼鑑定。AI 的特殊應用回歸到工程問題,討論起來其實就不糾結。


AI 時代該學甚麼


書裡提到密涅瓦大學 (Minerva Schools at KGI),有台灣學生分享就學心得。教學以線上為主,第一學期在美國舊金山就讀,之後前往世界上另外六個國家度過其餘的學期。在知乎也有分享。

大一的四個方向:



我自己還在摸索,目前總結 AI 時代應該學這些:
  • 抽象思考:深度學習仰賴大量數據,簡單的例子,Google 在 2012 年用了上 16,000 個 CPU,自己「看」一千萬部 youtube 影片,學會了辨識貓的能力。一個 2~3 歲的普通小孩不需要看麼多影片,就能辨識貓。物理學家的例子,是人可以歸納出物理公式,譬如兩個輕重不同的物體,往下墜落同時到達地面,可以推出自由落體公式。
  • 後設認知: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及不知道什麼,總結「心得」或「教訓」的能力,我的經驗是聰明人總是能在生活中不斷總結心得和規律,能力比 AI 更佳。
  • 人機協作:善用 3C,將 3C 作為自己的工具。
  • 與人的互動:撰寫新聞稿甚至程式碼的工作可以被 AI 取代。像優秀的美髮師、健身教練、教師、善於教學的領域專家,就是與人相處互動的能力很強,難以被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