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的知識來源多,但是社群媒體造成自我成見的放大和注意力分散,累積新的知識真能形成新的洞見嗎?
LSP 則是用積木來隱喻 (metaphor),組建者擁有完整詮釋、賦予意義的權力,和看起來像不像無關。甚至 Lego 就是一種好用但不是唯一工具。
譬如書上這張圖,一般玩樂高屬於 metonyms,組成一條毒蛇。但在 LSP,可以詮釋成毒舌的老闆、客戶,或是競爭對手。組建者擁有權力盡情詮釋。
公開或是內訓課程講授分享,互動實作。學員有疑問,上了很多課但是隔行如隔山,講師了解你的狀況,你公司的狀況嗎?
實作 LSP 不同於傳統的講授、分享和實作吸收。而是從內心引出、重組已知的片段,打破慣性形成新的認知。補足一般上課無法達到的目的。
引導師 (facilitator) 不是講師顧問,而是負責提問,萃取出內隱的片段知識。今年三月本書作者來台用四天訓練 facilitator。據說第二天筋疲力盡,第三天起死回生。關注明年開課,看有沒有機會試試這種感覺。
有目的的玩
命題很重要,一開始就要定義清楚為什麼要玩。要呈現出組織樣貌、價值主張、市場區隔,還是獲利來源。
每塊積木,每個組合都有其涵義。譬如下圖,乳牛代表 deliver 的能力,右邊底下的狗代表組織內的輸家 (underdog),前方走在邊緣的代表願意承擔風險的人,上面的小孩是產品使用者,兩旁兩具骷髏是甘願放棄主張的人。
每塊積木,每個組合都有其涵義。譬如下圖,乳牛代表 deliver 的能力,右邊底下的狗代表組織內的輸家 (underdog),前方走在邊緣的代表願意承擔風險的人,上面的小孩是產品使用者,兩旁兩具骷髏是甘願放棄主張的人。
關鍵是過程
而不是結果,許多場合將 Lego 當成 prototype 的工具,LSP 的重點在於引發思考萃取知識的過程。
LSP 的地位
沒有官方支持,LSP 是 open source 完全公開,大家各顯神通各自開課或拿來利用。網路上可以買到 LSP 專用積木。
這本書作為 LSP 入門還不錯,隨後必須透過實作才可能體驗 LSP 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