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

為未來而教

這本書之前,對翻轉教學不太瞭解。葉教授在臉書上常常分享台大電機系同學的成就,除了課業優秀,有的主辦系上舞會、有熱力四射的舞者、有電玩大賽前三名的強者,有的畢業到美國的大公司服務。

台大電機系學生優秀,是由現有的教育體系篩選而出,那麼「為未來而教」,以及翻轉教育的貢獻在哪?能不能讓傳統定義下,平凡學校的平凡學生獲得傑出的表現?

讀完本書,疑惑才得到解答。葉教授展現了對學生的關懷與瞭解,帶人要帶心,看出學生的亮點,贏得學生的尊敬,才能讓學生願意跟著學習,才能展開成功的翻轉教學。

豐富的實務操作經驗,讓這本書除了心法,還有實踐的步驟。

這本書分享許多課堂操作,主要的目標讀者應該教育現場的老師,我身為家長也能受惠很多,家庭式教育的延伸,我在家裡也輔導功課,教小孩做電子電路實驗。書中的理念和步驟還是適用的。



從中央集權到民主化的進程


BTS 的成果,在於確保學生的學習動機,將學習的責任由教師賦予到學生身上,讓學生有動機,為自己的學習負責。

相較於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,BTS 的方法,真像從中央集權到民主化的進程,民主時代大家投票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
BTS 讓學生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,和念哪個學校哪個科系是兩碼事。靠著逼迫擠上名校名科系,可能成為無動力世代。

但是,上了名校名科系,要有傑出表現,進一步升研究所投入名師的門下,而能畢業,就要有相當的學習動機。因此,大公司,用實驗室來篩選人才,仍是合理的。

如果讓更多元的學生,發現學習動機,自己負起學習的責任,未來的社會會就有更多元的人才。

能幫孩子做到的方向有二:
  • 不再產生無動力世代
  • 幫助更好的面對未來

有動機,有動力。更好的面對未來,要具備的能力有四:
  1. 能靠自主學習新知的能力
  2. 能夠面對未知變局的能力
  3. 能夠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
  4. 能夠表達行銷自己的能力

知識,是學習的載體,重點在學習的過程,培養出四大能力,而非學習的成績數字。四大能力和成績數字有正相關,但也可能是兩回事。

沒有四大能力的,可能拿到不錯的成績。考完就忘了。


馴化的過程


這本書除了理念還有科學化的實踐方法。在馴化篇提到,建立看影片吸收知識的習慣,從老師能完全控制的環境開始,先看半節課再討論半節課,進行數周。

很實際,好的理念要先能入手才能發揮功效。家裡老大開始做 PaGamO 品學堂的前一個月,我也是陪小孩雕琢他的閱讀方式,按照黃國珍老師在閱讀素養書中提到的步驟,也參考柯華葳教授的教出閱讀力

費了一番勁,已經放手讓孩子自己打開電腦做 PaGamO 品學堂閱讀了。

教小二兒子做電子電路也是,陪著熟悉麵包板和插電子零件的手感,以及電子實驗的安全紀律,現在他可以自己看圖接線,有錯查錯,偵錯到快情緒發作時,才出手相助。




將意義與目的說清楚


將意義感說清楚,例如,實驗可以訓練偵錯的能力,隔離區域,找出錯誤的所在。目的是訓練韌性,培養手感,有技能之後才可以發揮創意,做更大型的作品。

可以給學生看更偉大的作品,例如家了很多感測器的機器昆蟲、機器人、加上 AI 能力的遊戲機、聊天機器人。

心中有地圖,就比較不累。

將意義和目的說清楚,就是告訴學生,我們怎麼走,會如何從這裡走到那裡,而美麗的那哩,是哪裡,讓學生先看到才能做到。


萬事都可上網搜尋的年代


一直對兩個說法有些迷惑,連帶自己的學習也陷入迷思 :
  • 只要會 google 就可以了,幹麻花時間學習 google 得到的知識?
  • 任何知識都可以搜尋,何必死記?

這本書解決了疑惑,萬事可搜尋的時代,更應該強調「過程導向」,取代「結果導向」:
  • 知識是培養學習能力的載體,不是終點。分數當然也不是終點。
  • 記得某些知識,可以省去翻找的時間,作為思考的材料。簡單例如,小二背九九乘法,國中背元素週期表,怎能不背呢?


重點是搜尋的習慣一養成,就很難丟棄了,只會從腦中「下載」記憶,從網路上搜尋,無法從根本和高度來思考,很容易約定俗成。

真正有意義的問題,都需要花很多時間思考,從小的習題、作業、考題、專題製作來思考,鍛鍊思考的靈敏度和韌性,遇到大問題時,才不至於如強光照射到小動物,呆掉不知所措,束手待斃。

現在的 design thinking、business canvas、OKR 都是在教解決陌生問題的方法,利用個案以及這些工具來練習解決落地的過程中,一個又一個的陌生問題。

可以見得,解題的過程,比分數的結果重要多了。

除了透過作業和練習題,也許有甚麼方法論可以教給孩子,目前還沒看到專門的訓練課程。


要成為贏家,先懂得輸


PISA 最新統計,台灣的學生最害怕失敗,身為父母,我猜是現代的父母都為孩子規劃「穩贏」的路線,我們的上一代可以力有未逮,但我們這一代,卻有能力全力護航,形成害怕失敗的下一代。

沒輸過,很難培養出的能力有三:
  1. 收集資訊,評估風險
  2. 累積承擔風險的經驗值
  3. 將輸就輸,將錯有錯,把錯的事實玩成正向的結果

父母親幫忙打安全牌的問題在於,未來的變化產生新的職業物種,需要新的技能,這輩人難知下輩人的需要。我輩中人可以回想自己的父母當年的期望,如果照著走,會比現在好嗎?


建立深層快樂的迴路


傳統上,苦讀拿好分數,考後大吃一頓或是耍廢看電視,腦袋形成的迴路有二:
  1. 讀書痛苦
  2. 淺層享樂

何不教孩子快樂?本書提到經過漫長的努力之後深層快樂,例如,寫程式隔離區塊,找出錯誤,和錯誤搏鬥的韌性,或是花很多時間鑽研問題,從辛苦的過程中得到收穫來的深層快樂。

上一代父母親對於「上癮」是有戒心的,想鑽研課外有興趣的事是不可能的,只容許在功課上中規中矩,考完放鬆。記得小時候玩象棋,讀正當小說都被沒收,上一代有上一代的難題,這一代的父母,觀察孩子的亮點,對甚麼有興趣,就讓他去沉迷、上癮、鑽研,獲得深層的快樂。


相關資源


圖解 BTS 翻轉教室秘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