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穿越年代縱向來看,從周易、中庸、魏晉談到禪宗。節奏明快,縱向切入,相互比較。很快知道經典對現實生活有沒有用。
年代已久的經典,常常不知原意,各家說法自相矛盾。現在知道國學學者做研究的空間從哪來了,光是考證闡釋的就可以衍生出一大堆著作。譬如是史記歷代部分重要註家一長串,後來在局部放大考證闡釋,又是一堆著作和論文。
以老子的無為來說。從湖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是「無為而無不為」,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則是「無為而無以為」,又有一番版本比較。注疏也一大堆。
就算知道原意,對當時的時空背景了解也很有限。一個見解被脫去時空背景,價值就少了。以前讀國文是局部放大,拿一部經典的某一篇文來讀。考註釋、翻譯、作者簡介。對人生沒甚麼幫助。
經典的解釋權在學者身上,課綱又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。
易經談陰陽,管理有陰面和陽面,有「勝之形」和「致勝之形」。一般人看得到大概都是「勝之形」,公司內部或是會議上發生的事情,局外人難以窺知的是「致勝之形」。孫子兵法虛實篇:『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。』人人都知道某企業在享受成功的果實,甚至看案例研究想標竿學習,卻不知道過程的秘辛。我覺得標竿學習很難成功。
漢武帝為了統治需要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,統一國家的意識形態,所有的讀書人讀儒家的書去考科舉,照儒家定義的倫理道德偽裝,這就是國家壟斷出路,壟斷思想的結果。所以,魏晉南北朝的名士多,裝模作樣的也多。
獨尊儒術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很深遠。有各式天賦的人才失去激情,只因為專長的才幹不在考試的範圍中。
這本書談了許多經典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周易篇章提到的『抓住根本,掌握規律,建立系統』。
其他部分,太多心法了。談起來很有哲理但若有似無,不容易落實到生活中。
同一經典,各家說法不一
年代已久的經典,常常不知原意,各家說法自相矛盾。現在知道國學學者做研究的空間從哪來了,光是考證闡釋的就可以衍生出一大堆著作。譬如是史記歷代部分重要註家一長串,後來在局部放大考證闡釋,又是一堆著作和論文。
以老子的無為來說。從湖北楚墓出土的簡本老子是「無為而無不為」,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則是「無為而無以為」,又有一番版本比較。注疏也一大堆。
就算知道原意,對當時的時空背景了解也很有限。一個見解被脫去時空背景,價值就少了。以前讀國文是局部放大,拿一部經典的某一篇文來讀。考註釋、翻譯、作者簡介。對人生沒甚麼幫助。
經典的解釋權在學者身上,課綱又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。
陰面和陽面
易經談陰陽,管理有陰面和陽面,有「勝之形」和「致勝之形」。一般人看得到大概都是「勝之形」,公司內部或是會議上發生的事情,局外人難以窺知的是「致勝之形」。孫子兵法虛實篇:『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。』人人都知道某企業在享受成功的果實,甚至看案例研究想標竿學習,卻不知道過程的秘辛。我覺得標竿學習很難成功。
虛偽的年代
漢武帝為了統治需要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,統一國家的意識形態,所有的讀書人讀儒家的書去考科舉,照儒家定義的倫理道德偽裝,這就是國家壟斷出路,壟斷思想的結果。所以,魏晉南北朝的名士多,裝模作樣的也多。
獨尊儒術對華人社會的影響很深遠。有各式天賦的人才失去激情,只因為專長的才幹不在考試的範圍中。
這本書談了許多經典,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周易篇章提到的『抓住根本,掌握規律,建立系統』。
其他部分,太多心法了。談起來很有哲理但若有似無,不容易落實到生活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