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這本書,是為了抓到「互聯網+」的底層邏輯,重塑自己對互聯網的認識。台灣變成互聯網落後地區的原因有很多。首先承認自己落後,再來看歐美日韓,中國的發展邏輯。
2000 年網路泡沫之後,電商的失敗經常被歸結為不懂商業的本質,實體的商家才懂。美國領先的電商除了 Amazon 和 eBay ,其他都是傳統店家轉型的電商,如 Macy's 百貨。中國則反過來,網路原生的電商能創造、溝通、傳遞的價值遠遠跳脫出實體商家轉型電商的思維,顛覆商業模式。
歐美日韓、中國的「互聯網+」的呈現形式不同,前者基於成熟的文化底蘊和商業思考,命題較切合需要。中國則是爆發式的噴出,北京有掃碼一條街,爆發快,消滅掉的也多。
向這些國家取經時,兩邊差異可放在心裡。
這本書我讀兩遍,第一遍走過文字。第二遍一路刷了所有的 QR code,整本書變得立體。新的紙本閱讀體驗,QR code 帶出的影片、網站變成主角,文字說明用來串聯整理,變成配角了。正好是「互聯網+閱讀」的第一步。
QR code 帶出的例子很多,韓國的飄浮氣球 WiFi 的點子很妙,用戶不用走到商店,主動把商店飛到你面前,但台灣 3G/4G 可吃到飽,基地台在公共場所完全覆蓋,除了費率限制,對行動 WiFi 需求不高。點子不那麼管用。
中國的餓了麼和美團外賣,在人力低廉的中國才行得通。在台灣外送的金額門檻高,行不通。話說台灣吃東西也滿方便的。
舉這些在台灣行不通的例子,是提醒自己有二:
也有超微電影的形式,相當有穿透力:
「互聯網+」和 IoT 一樣各自表述,這是資本較雄厚的:
虛實整合的例子,從線下導流到線上購買,或反過來:
還有擴增實境的讓靜態的報紙、菜單、畫、產品說明鮮活起來。很有意思。
Bank 3.0 ,Inside 也提到,銀行不在是一個地方,而是一個行為。長期來說往「去銀行化」的方向發展。立法者一定會和現有業者合作訂出法律,是保護既得利益者,透過法律特許,延緩時代的演進。
作者黃俊堯教授,對萊雅台灣總裁的專訪,「品牌經營如何面對數位挑戰」也值得一看。
歐美日韓、中國的「互聯網+」不同
2000 年網路泡沫之後,電商的失敗經常被歸結為不懂商業的本質,實體的商家才懂。美國領先的電商除了 Amazon 和 eBay ,其他都是傳統店家轉型的電商,如 Macy's 百貨。中國則反過來,網路原生的電商能創造、溝通、傳遞的價值遠遠跳脫出實體商家轉型電商的思維,顛覆商業模式。
歐美日韓、中國的「互聯網+」的呈現形式不同,前者基於成熟的文化底蘊和商業思考,命題較切合需要。中國則是爆發式的噴出,北京有掃碼一條街,爆發快,消滅掉的也多。
向這些國家取經時,兩邊差異可放在心裡。
「互聯網+ 閱讀」
這本書我讀兩遍,第一遍走過文字。第二遍一路刷了所有的 QR code,整本書變得立體。新的紙本閱讀體驗,QR code 帶出的影片、網站變成主角,文字說明用來串聯整理,變成配角了。正好是「互聯網+閱讀」的第一步。
實例說明 SoLoMo 邏輯
QR code 帶出的例子很多,韓國的飄浮氣球 WiFi 的點子很妙,用戶不用走到商店,主動把商店飛到你面前,但台灣 3G/4G 可吃到飽,基地台在公共場所完全覆蓋,除了費率限制,對行動 WiFi 需求不高。點子不那麼管用。
中國的餓了麼和美團外賣,在人力低廉的中國才行得通。在台灣外送的金額門檻高,行不通。話說台灣吃東西也滿方便的。
舉這些在台灣行不通的例子,是提醒自己有二:
- 看到別人的先進可虛心受啟發。但不見得要一樣,別急著罵咱落後。
- 這無損「互聯網+」的威力,SoLoMo 邏輯會以不同形式冒出。
譬如,共享經濟的不同形式,發展的深度和人的互信程度正相關,以下源自以色列和美國,中國可能嗎?
- EatWith 共享廚房
- UrbanSitter 共享保母
- Shared Earth 共享花園
還有從 Uber 模式再衍生細分的:
另外,留意上述的介紹短片都是一分鐘左右,依序用呈現:
- 場景,幾秒鐘直白呈現對用戶的價值,讓用戶更好(Why)。
- 做甚麼(What)?
- 怎麼做(How)?
- Call to Action
- Pathos
- Ethos
- Logos
Bank 3.0 ,Inside 也提到,銀行不在是一個地方,而是一個行為。長期來說往「去銀行化」的方向發展。立法者一定會和現有業者合作訂出法律,是保護既得利益者,透過法律特許,延緩時代的演進。
作者黃俊堯教授,對萊雅台灣總裁的專訪,「品牌經營如何面對數位挑戰」也值得一看。